初秋滋潤湯水推介|止咳潤肺清熱解毒湯水一次看

2025年10月22日First Page

踏入秋季,告別了夏季的濕熱,天氣逐漸變得乾燥。中醫理論認為「秋主燥」,乾燥的氣候容易耗損人體津液,導致口乾舌燥、皮膚乾燥、喉嚨乾癢甚至乾咳等「秋燥」症狀。因此,適時飲用合適的初秋滋潤湯水,便成為應對季節轉換、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。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秋季養生重點,介紹多款適合初秋的湯水食材,並精選6款功效顯著的滋潤湯水食譜,涵蓋秋天清熱解毒湯水及滋潤喉嚨湯水,應對秋燥。

為什麼秋天要飲滋潤湯水?

根據中醫五行理論,秋季對應的臟腑是「肺」。肺部是一個嬌嫩、喜潤惡燥的器官,秋天的燥邪最容易侵襲肺部,耗傷肺陰,引起呼吸系統的不適。

  • 潤肺防燥:滋潤的湯水能濡養肺部,減輕因秋燥引起的喉嚨乾癢、乾咳、聲音沙啞等問題。
  • 預防感冒:肺主皮毛,與身體的防禦系統息息相關。透過滋潤肺部,可以鞏固身體的保護屏障,增強對病邪的抵抗力。
  • 清熱解毒:部分人可能在夏秋轉季間仍有「夏末餘熱」,容易出現口瘡、暗瘡等問題。適當飲用清潤的湯水有助清除體內餘熱。想了解更多清熱解毒的飲食貼士。

初秋適合的湯水食材與功效

雪梨

  • 功效:性味甘涼,能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。對肺燥咳嗽、喉嚨乾痛有顯著的舒緩作用。

南北杏

  • 功效:南杏(甜杏仁)偏於滋潤,有潤肺補虛之效;北杏(苦杏仁)則長於平喘止咳。兩者一同使用,能達至「潤肺平喘、止咳化痰」的功效,是處理秋咳的常用組合。

川貝

  • 功效:川貝母是名貴的潤肺止咳藥材,性味甘苦微寒,專門用於化熱痰、燥痰,對付久咳不止、痰中帶血等症狀效果顯著。

無花果

  • 功效:味甘性平,能健脾開胃、清熱潤腸、利咽消腫。其天然的甜味亦能令湯水更清甜,適合用作滋潤喉嚨湯水的天然調味。

海底椰

  • 功效:市面上的海底椰主要分為非洲海底椰和泰國海底椰。前者功效較佳,能滋陰潤肺、止咳化痰;後者則偏向清熱潤燥。兩者均是秋季常用的湯水材料。立即了解不同海底椰的分別

初秋滋潤湯水食譜推介

1. 霸王花羅漢果雪梨湯

  • 功效:清熱潤肺、止咳化痰、利咽開音,特別適合煙酒過多、喉嚨乾涸不適的人士。
  • 食譜:配合霸王花羅漢果雪梨湯湯包,自備豬𦟌及蜜棗,加入約2公升水,煲約2小時即可。

2. 川貝枇杷葉鱷魚肉湯

  • 功效:補氣潤肺、化痰止咳,對氣管敏感、久咳及哮喘有舒緩作用。鱷魚肉對補益肺氣有良好效果。
  • 食譜:配合川貝枇杷葉鱷魚肉湯湯包,可額外加入數粒無花果及適量瘦肉,加水煲2.5小時。

3. 印度椰子無花果百合湯

  • 功效:味道清甜,能潤肺止咳、滋潤養顏、健脾安神,是一款適合全家大小飲用的溫和滋潤湯水。
  • 食譜:配合印度椰子無花果百合湯湯包,加入雞半隻或豬𦟌,加水煲1.5至2小時即可。

4. 猴頭菇響螺片湯

  • 功效:健脾養胃、滋陰潤燥。猴頭菇養胃,響螺片滋陰,此湯水適合因秋燥而影響脾胃消化功能的人士。
  • 食譜:配合猴頭菇響螺片湯湯包,可加入排骨或雞件,煲約2小時,味道香濃。

5. 菜乾黃豆扁豆湯

  • 功效:下火潤燥、利水祛濕。菜乾(白菜乾)是經典的清熱解毒湯水材料,能通利腸胃,舒緩秋燥引起的便秘。
  • 食譜:配合菜乾黃豆扁豆湯湯包,加入紅蘿蔔及排骨同煲,味道甘甜,潤而不膩。

6. 茶樹菇雲苓白朮湯

  • 功效:健脾祛濕、增強免疫力。轉季時脾胃功能或會減弱,此湯水有助於健脾化濕,打好體質基礎,預防季節性不適。
  • 食譜:配合茶樹菇雲苓白朮湯湯包,加入豬𦟌或雞肉,煲約1.5小時,菌香撲鼻。

秋天滋潤湯水疑問解答

秋天適合喝什麼湯?

秋天適合飲用具有滋陰潤肺、益胃生津功效的湯水。應避免過於燥熱或寒涼的湯水。食材方面,可以多選用雪梨、百合、玉竹、沙參、無花果、雪耳等白色食材,因白色入肺,有助滋養肺部。

立秋後應該飲什麼湯水?

立秋標誌著秋天的開始,但初期天氣往往仍帶有夏天的濕熱。此時的湯水應以清潤為主,不宜過早進補。可以選擇一些既能清暑熱,又能潤秋燥的湯水,例如冬瓜薏米水鴨湯、沙參玉竹雪梨湯等,待天氣真正轉涼後,才慢慢增加滋補的成分。

喉嚨痛飲涼茶好定煲湯好?

  • 實熱喉痛:如果是因上火、煎炸食物引起,症狀為喉嚨紅腫熱痛,飲用性質寒涼的涼茶(如廿四味、五花茶)能快速清熱解毒,有助舒緩。
  • 陰虛喉痛:如果是因秋燥或身體虛弱引起的喉嚨乾痛、乾癢,則不宜飲用寒涼的涼茶,以免損傷陽氣。此時應選擇飲用滋潤喉嚨湯水,如雪梨蘋果水或沙參玉竹湯,透過滋養肺陰來舒緩喉嚨不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