⭐首次下單 $800 輸入優惠碼 "FIRST" ⭐即減$100⭐

產後坐月注意事項|一文看清5大坐月子禁忌

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,新手媽媽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外,伴隨著的更是身體的變化。在華人傳統文化中,產後「坐月子」的時期不僅用於休息調養,有助產婦的身體復原,更蘊含許多代代相傳的智慧與禁忌。閲讀本文,我們整理了產後坐月的注意事項,以及5大常見的坐月子禁忌,讓每位媽媽也能更安心、更健康地度過重要的產後時光,展開人生的新篇章。

為什麼產後坐月這麼重要?

經歷懷胎及生產,不少媽媽的身體都經歷了許多生理變化,耗傷氣血。而坐月作為產後的休養時期,為產婦提供恢復、調理及適應新生活的時間。

產後坐月子有助恢復身體機能,透過充分休息,可以讓身體各器官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。例如:子宮、產道和會陰傷口都需要時間癒合回復,而且骨盆、韌帶亦能逐漸恢復彈性。另外,坐月子亦有助補充氣血及調理身體,預防產後疾病。傳統的坐月子主張溫補飲食,有效補充能量、活血化瘀,幫助身體排出惡露,促進新陳代謝。

坐月子除了有效調整身體狀態外,更是調適心理的重要時期。初為人母,女性在身心上都會面臨巨大的轉變及壓力,容易出現情緒波動,甚至產後憂鬱。因此坐月期間,家人的支持和陪伴,以及充分休息,都有助於媽媽們平穩情緒,緩解壓力。

 

產後如何正確坐月?

產婦的身體需要時間修復與調整。留意以下產後坐月的注意事項,有助媽媽們迎接健康未來:

(1)留意子宮復原情況

產後腹痛是子宮收縮的自然現象,目的是將子宮恢復到孕前大小;若疼痛難耐,請根據醫囑服用止痛藥。透過輕柔按摩小腹,以及餵哺母乳,都有助促進子宮收縮,加速其復原。

(2)觀察惡露

產後惡露是子宮內膜剝落的正常生理現象。通常惡露會持續2至6週,初期呈鮮紅色,之後逐漸轉為淡紅色。仔細觀察惡露的顏色及流量,能有助判斷子宮復原情況是否良好,並及早發現異常,尋求醫療協助。

(3)產後傷口護理與清潔

不論是自然順產或是剖腹產的分娩傷口,產後都需要特別護理。保持傷口清潔及乾爽,能避免傷口感染,有助順利癒合,減少不適。

(4)充分休息

產後媽媽需要大量的休息,不但有助回復體力,更能促進關節、腰椎和整體氣血的修復。在飲食方面,建議少食多餐,待腸胃功能逐漸恢復;並可適量飲用炒米茶和湯水,補充水分。在身體狀況允許下,適量的運動亦有助恢復身體機能。

(5)照顧情緒

產後媽媽因氣血虛弱、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生活作息的改變,情緒容易波動。家人應給予理解、支持與陪伴,留意產婦的情緒變化,及時給予安撫和支援。

(6)視乎體質調理

每位產婦的體質都不同,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同樣的產後進補食療。建議諮詢醫生的意見,並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藥膳和湯水,進行精準的調理,以達到最佳的補養效果。

 

坐月子期間的5大禁忌

坐月子期間有許多傳統禁忌,了解其背後的用意,並採用科學方式照顧產後身體十分重要。以下是坐月的5大禁忌:

(1)不可洗頭、洗澡

傳統認為產後身體虛弱、毛孔張開,洗頭及洗澡容易着涼,出現頭痛、關節痛等後遺症。但其實產後保持身體清潔十分重要,有助預防感染。產後一週左右,身體情況允許即可洗頭,但要注意保暖,洗後立即擦乾並吹乾頭髮;而洗澡則建議等傷口完全癒合,並採取淋浴,以減低傷口感染的風險。

(2)不可外出、吹風

產後初期應以休息為主,並避免直接吹到冷風或強風,容易受寒;但室內環境應保持空氣流通。待身體恢復良好後,則可以適量在戶外散步及曬太陽,有益健康。

(3)不可碰冷水

產後身體虛弱,接觸冷水會造成刺激,引起不適。建議坐月期間盡量使用溫水洗手、洗臉,避免直接觸碰冷水。

(4)不可勞動

產後媽媽的身體虛弱,需要充足休息,因此避免長時間站立、彎腰或提重物,導致過度勞累,以及增加腹壓,影響身體復原。

(5)不能吃生冷、辛辣食物

產後的飲食應均衡營養,以促進身體恢復及提供母乳所需的營養。盡量避免生冷、辛辣食物,以防腸胃不適,更可能透過母乳影響寶寶。

 

開刀分娩與自然分娩坐月有何不同?

產後坐月是媽媽身體恢復的關鍵時期,坐月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,一般約為30天至100天不等。自然分娩的媽媽在產後大約一週左右,待身體逐漸排出惡露後,即可開始溫和地進補,幫助恢復體力。而對於開刀分娩的媽媽,建議在產後14至20天,待傷口初步癒合後再開始進補;由於需要更多時間讓手術傷口癒合和身體機能恢復,坐月子的時間可以延長40天或以上,確保更充分的休息和調理。

 

均成辦館 產前產後進補專區

均成辦館精心準備了產前產後進補專區,嚴選優質食材,確保蘊含豐富營養;並經過仔細篩選,不經加工處理,天然純粹,為女士懷孕及坐月期間調理進補。現於均成辦館凡購買滿$1,500即可享本地免費送貨服務,立即選購

 

坐月的常見問題

坐月可以玩手機嗎?

經常玩手機容易導致疲勞,尤其產後體虛失血,會造成頭暈眼花,因此建議媽媽產後坐月注意休息,不要長時間玩手機。

坐月可以吹空調嗎?

可以。坐月使用空調或風扇,但風口不要直接對著媽媽和寶寶,避免着涼。

坐月一定要紥肚嗎?

雖然坐月紥肚在華人社會相當常見,但並不是所有產後媽媽都適合,需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