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術後湯水推薦|2025最新5大湯水食譜+術後飲食宜忌指南

2025年10月22日First Page

手術後的身體處於元氣大傷的狀態,需要配合中醫藥學的飲食調理來幫助身體復原。無論是傳統開刀手術還是新式的微創手術,術後調理都不可忽視。除了清淡飲食,飲用適當的進補湯水更能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,促進傷口癒合,補充流失的元氣。本文將為您介紹手術後飲用湯水的好處、飲食禁忌,並推薦多款適合術後調理的湯水食譜,活用中醫進補固本培元。

開刀/微創手術後為什麼要飲湯水?有咩功效?

幫助傷口癒合

補氣養血湯水中的食材如魚、雞、豬𦟌等富含優質蛋白質,是構成人體細胞、修補組織的重要原料,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。配合適當的藥材,如北芪、黨參等,更能補中益氣,改善因手術失血而引起的氣虛血弱問題。

改善體力流失 加快身體修復

手術後身體需要大量能量來進行自我修復,溫和滋補的湯水能有效改善氣虛及脾胃虛弱的問題,幫助身體機能盡快恢復正常運作。許多食材本身具有健脾益氣、滋陰補腎的功效,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,再配合積極的體育鍛鍊,能讓體能回復到能從事簡單體力勞動。

手術後飲食禁忌|避免影響復原的食物

辛辣刺激食物(如辣椒、胡椒)

辛辣食物容易刺激傷口,引起燥熱,可能導致傷口發炎或加劇疼痛感。

高脂高糖食物(如炸物、甜品)

油膩和甜食難以消化,容易引起腸胃不適,阻礙營養吸收,並可能增加發炎反應。

腌製與加工食品(如香腸、臘味)

通常含有較高的鈉和添加劑,營養價值低,會加重腎臟負擔,不利於身體復原。

過冷或過熱食物(容易刺激腸胃)

過於寒涼或燥熱的食物都會刺激虛弱的腸胃,影響消化功能,應選擇溫和的飲食。

術後推薦湯水食材與功效

白花膠

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蛋白質,有助於修補身體組織,促進傷口及內部器官的癒合,是術後修復的聖品。

冬蟲草

性味甘平,能補肺益腎、調節免疫系統,有助於增強體質,提升抵抗力,預防術後感染。

海參

高蛋白、低脂肪,富含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,能有效促進機體造血功能的恢復,加快傷口癒合。

珍珠肉(螺肉)

即是螺肉,有滋陰補腎、明目養肝的功效,對於術後陰虛、津液不足的情況有很好的調理作用。

手術後湯水食譜推薦(附食材與做法)

北芪黨參燉雞湯

功效: 補中益氣,增強體力,適合手術後氣虛乏力人士。

食材: 雞半隻、北芪15克、黨參15克、淮山20克、圓肉10克、生薑3片。

做法: 雞洗淨切塊汆水;所有藥材洗淨。將全部食材放入燉盅,加入適量熱水,隔水燉2小時,加鹽調味。

陳皮生魚湯

功效: 促進傷口癒合,健脾開胃。

食材: 生魚1條、豬𦟌300克、陳皮1角、生薑3片。

做法: 生魚去鱗及內臟,洗淨抹乾,用少許油煎至兩面金黃;豬𦟌汆水;陳皮浸軟。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足夠清水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煲1.5小時,加鹽調味。

白花膠燉豬𦟌湯

功效: 補充膠原蛋白,加速傷口及組織修復。

食材: 已浸發白花膠2-3隻、豬𦟌300克、紅棗4粒、杞子適量、生薑2片。

做法: 豬𦟌洗淨汆水;紅棗去核。將所有食材放入燉盅內,加入適量熱水,隔水慢燉2-3小時,最後加鹽調味。

淮山杞子海參湯

功效: 補腎益精,增強免疫力,適合術後體虛人士。

食材: 已浸發海參2條、豬𦟌300克、鮮淮山1條、杞子15克、薑2片。

做法: 海參切塊,豬𦟌汆水,鮮淮山去皮切塊。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煲2小時,加鹽調味。

石斛珍珠肉湯

功效: 滋陰養胃,清熱生津,適合術後口乾、胃口不佳者。

食材: 珍珠肉50克、石斛15克、豬𦟌300克、無花果3粒。

做法: 珍珠肉及石斛洗淨浸泡;豬𦟌汆水。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煲1.5小時,加鹽調味。

手術後飲食與湯水疑問解答

手術後多久可以喝魚湯?

建議在手術後3-5天,待傷口情況穩定、沒有紅腫發炎跡象時才開始飲用魚湯。因為魚湯有助於肉芽組織生長,過早飲用或在傷口發炎時飲用,可能會導致疤痕增生。如有疑問,應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
手術後吃什麼恢復快?

術後應注重攝取高蛋白、高維他命的食物。除了湯水,可以多吃蒸魚、雞蛋、豆腐、新鮮蔬菜及水果等,均衡的營養是身體快速恢復的基礎。

手術後可以喝什麼湯?

手術後初期應選擇清淡、易消化的湯水,如瘦肉湯、魚湯等。待腸胃功能逐漸恢復後,可適量加入有補益作用的食材,如淮山、黨參、花膠等,但應避免過於油膩和燥熱的湯品。

了解更多手術後養生資訊及選購優質湯水食材。